@xaios/local-server
v0.0.4
Published
同浏览器标签页间数据通信
Downloads
4
Readme
功能介绍
单个页面的内容承载量是有限的,所以经常会使用弹窗来展示更多信息,或是进行一些交互,如果与主页面的交互量大,那可能会改成侧边工具栏之类的形式以减少频繁切换弹窗状态,而如果需要展示的信息量又很大,侧边的功能就会很拥挤。
如果把功能拆分成两个页面,将浏览器的概念扩展到操作系统的视窗,弹窗与主页面都是一个标签页,也可以分成两个浏览器窗口,不需要对页面布局做什么大改动,就可以引入视窗功能,轻而易举地组合出想要的显示效果。
在同一页面中的功能是不存在数据通信问题的,如果拆分那就要考虑诸如数据同步与功能调用的问题。
跨标签页的通信通常第一想到的是借助前后端通信功能,如 WebSocket
,不同标签页通过后端服务器转发数据,但增加了网络质量这个变数,功能拆分后效果并不太好。
现代浏览器基本上支持 Storage Event,可以通过其实现良好的同浏览器不同标签页间的数据通信,且不需要后端协助,不需要担忧网络质量。但需要注意 storage 的同源策略限制,不过通常拆分后的页面都是同源的,并不会有什么问题。
底层通过 localStorage
实现,其数据上限通常只有 5MB,也不能申请独立空间,当数据量大时会影响通信功能,所以单纯使用 localStorage
进行数据通信,内部通过 tiny-db 实现数据管理。
基本使用
import Server from '@xaios/local-server'
export default {
methods: {
// 会被连接端调用的函数,支持使用 async 或返回 Promise,其返回值(结果)将被返回给调用端
// 此类函数如有可能抛出异常,应在函数内完成异常处理
GetData(name, param) {
return name
}
},
mounted() {
// 每一个实例是一条信道,分别传入数据处理主体,当前页面识别码,要连接页面的识别码
// 数据处理主体是连接页面调用当前页面函数时的调用对象
this.server = new Server(this, 'page A', 'page B')
// 连接的页面双方都需要建立信道,以监听处理相关数据通信事件
// 第四参数是可选的配置对象,分别配置断连判别时间与心跳间隔时间,分别默认是 5000 与 4000,单位毫秒
// db name 与 version 可选,自定义配置数据管理用的 indexedDB 名与版本号
// this.server_b = new Server(this, 'page B', 'page A', { death_time || 5000, heart_time || 4000, db_name || 'xaios_local_server', db_version || 1 })
// 调用连接端的函数获取返回值,若函数内部抛出异常,不会返回,不会有错误事件
// this.server_b.Request('GetData', 'name', 'param').then(data => {})
// 销毁信道,停止相关事件监听与心跳
// this.server.Disconnect()
// 信道状态
// this.server.is_alive
}
}
事件监听
// 信道心跳正常,功能恢复,页面默认状态应该是信道关闭,待信道建立后开始心跳,通过事件更新状态
this.db.$on('alive', e => {})
// 信道心跳丢失,功能停止,可能是必须存在的页面被关闭,需要在页面上给予相关提示,打开指定页面
// 也有可能是连接的对象因为太久没有访问,被浏览器中止了心跳,重新访问一下对应标签页就可以恢复
this.db.$on('death', e => {})
// 建立了重复的信道,通过页面识别码进行过滤的广播通信机制,如果识别码一致就会处理相关数据,页面重复不能保证数据来源
this.db.$on('repeat', () => {})
// indexedDB 发生错误
this.db.$on('error', e => {})
// 也支持自定义事件触发与监听
// this.db.$emit('', ...params)